受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委托,农业部科教司组织专家于4月8日在杭州对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主持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试点建设”进行了验收??萍疾颗┐逵肷缁岱⒄顾拘碓鎏└贝Τぁ⒅泄┐寮际蹩⒅行耐鯁锤敝魅纬鱿槭栈岵⒔不?。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董玉琛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等7人组成的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研究员做的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审核了相关技术资料,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疑。经过认真讨论,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并部分超额完成了项目的考核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试点建设”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启动的第一批试点建设项目,研究期限为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项目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对国内现有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科技普及和政府决策服务。该项目2003年度择优选择了全国36家科研单位和2所大学作为项目的参加单位,这些单位都是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的依托单位。项目共有研究人员404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约占40%。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该项目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
1.按照《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完成了水稻等50种作物61752份资源的标准化整理、整合和数字化表达;建立了共性描述数据库和特性数据库,为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2.初步建成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系统(http://icgr.caas.net.cn)和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信息系统两个网站,信息系统的功能较完善,并实现了与E平台的连接。
3.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提供了45种作物30625份资源的共性数据,向13万多人次提供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为科研和生产人员提供了295万个数据项值的种质信息;向全国755家科研、教育、生产等单位提供种质资源实物共享22689份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编辑出版了《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圃保存资源名录》,共收录33种作物41088份种质资源;完成了2527份衰老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保证了共享资源的安全、正常生长。
验收专家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作的长期稳定支持。
分享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试点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06-05-24
|来源: 茶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