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发与再现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与免疫机制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科委、中国农科院的领导以及项目咨询组专家、项目任务承担专家和财务助理等7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项目主管专员孙康泰博士介绍了专项一体化考虑,他指出专项的设立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上、中、下游进行一体化链条设计,希望项目专家们能吃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加强项目间的交流与协作,共同完成专项面临的使命。同时,孙康泰对项目的管理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建立完善一体化实施机制,围绕项目目标导向制定一体化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目标与责任的一体化,加强项目科研工作与经费管理的一体化;二是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落实项目参与各方责任,推进阳光管理;三是强化生物安全意识,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最后,要加强项目宣传,争取人民群众对行业发展与项目实施的支持。
项目负责人童光志研究员就项目的研究任务、实施方案、实施机制及经费执行要求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希望全体项目参与专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目标。8个课题的主持人分别就课题的研究任务与实施方案进行汇报,就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与项目咨询组专家刘秀梵院士、杨汉春教授、周继勇教授和肖少波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咨询组专家提出了多项宝贵意见,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新发与再现畜禽重大疫病的致病与免疫机制研究”是上海所承担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经费5600万元,对近年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的新发羊小反刍兽疫和鸭坦布苏病、重新爆发的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伪狂犬病在致病和免疫两方面展开研究,以阐明我国新发和再现重大畜禽疫病病原的遗传变异、致病、免疫识别与免疫保护、毒力增强及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为重大畜禽疫病防控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