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羊肉分级和羊肉风洞干燥技术国际领先
加工所“羊肉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通过成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3-12-26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者:李欣
12月22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德权研究员主持,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完成的“羊肉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成果,通过了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孙宝国院士、刘旭院士等9位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羊胴体近红外分级、风干羊肉人工模拟气候风干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针对我国羊肉加工标准化程度低、技术与装备落后、宰后损耗高、深加工率低等问题,研发了高阻隔包装、冰温保鲜、低温高湿变频解冻技术和装备,集成宰前管理、两段冷却技术,使生鲜羊肉汁液损失率控制在1.5%以下,冷鲜羊肉货架期延长至45天以上;依据我国羊肉加工和消费习惯,制定了25种带骨分割和13种去骨分割标准,将我国羊肉分为5个产量级别和12个质量级别,研发了简便易行的肌肉颜色、脂肪颜色、大理石花纹标准板和羊胴体产量人工分级尺以及羊肉便携式近红外分级设备,实现在线无损分级;研发了风干羊肉脉冲真空腌制、人工模拟气候风干、工业化连续加工等风干羊肉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集成创制了风干羊肉工业化加工成套装置,建立了优化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实现了标准化、连续化、工业化生产,生产周期缩短2/3,均匀度达到95%以上,吨产品能耗降低36.9%,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肉羊主产区的龙头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该成果先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5项;申请专利9项,其中授权专利3项;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出版专著3部。(通讯员 苗琦)
专家组孙宝国院士、刘旭院士等9位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羊胴体近红外分级、风干羊肉人工模拟气候风干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针对我国羊肉加工标准化程度低、技术与装备落后、宰后损耗高、深加工率低等问题,研发了高阻隔包装、冰温保鲜、低温高湿变频解冻技术和装备,集成宰前管理、两段冷却技术,使生鲜羊肉汁液损失率控制在1.5%以下,冷鲜羊肉货架期延长至45天以上;依据我国羊肉加工和消费习惯,制定了25种带骨分割和13种去骨分割标准,将我国羊肉分为5个产量级别和12个质量级别,研发了简便易行的肌肉颜色、脂肪颜色、大理石花纹标准板和羊胴体产量人工分级尺以及羊肉便携式近红外分级设备,实现在线无损分级;研发了风干羊肉脉冲真空腌制、人工模拟气候风干、工业化连续加工等风干羊肉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集成创制了风干羊肉工业化加工成套装置,建立了优化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实现了标准化、连续化、工业化生产,生产周期缩短2/3,均匀度达到95%以上,吨产品能耗降低36.9%,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肉羊主产区的龙头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该成果先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5项;申请专利9项,其中授权专利3项;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EI收录11篇);出版专著3部。(通讯员 苗琦)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