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畜牧所主持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应用胚胎生物技术建立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和生产体系”课题,组织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单位协作攻关,目前取得重要成果。
该项研究的主要进展为:良种肉牛超排头均获7.2枚可用胚胎;鲜胚移植成功率54.9%、冻胚移植成功率49.5%、切割半胚移植成功率50%;对于牛X和Y精子简易分离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获雄性的准确率为83.6%、雌性的准确率为65.2%;活体采集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生产胚胎技术,获活体采卵头均6.9枚、卵裂率76.1%、桑囊率25%,并在国内首次获得活体采卵胚胎移植犊牛;成功研制了胚胎移植器、Ⅲ型冷冻仪、高活性促卵泡素、兽用前列腺素等胚胎移植器械和药物。此外,应用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确定了血红蛋白B等位基因和白蛋白AA纯合型与肉牛肌肉发育度、胴体出肉率呈显著正相关,阐明了微卫星IDVGA–27和IDVGA-46可作为肉牛生产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加速了肉牛改良和选育进程。
该项目开展了大规模肉牛杂交改良,建立了多个优质肉牛产业化生产基地。生产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皮埃蒙特和兰白花5个良种肉牛冷冻精液549.8万份,获杂交改良后代183.2万头。在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和辽宁等省、市建立了5个肉牛育肥基地,为我国肉牛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