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2-13日和8月19-20日,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承办的农产品加工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二期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科教质量处、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北京市乡镇企业局)、北京市密云县经济委员会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部分领导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
原北京市乡镇企业局汪进军副局长在开幕式上强调,农产品加工业是北京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北京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00家,年产值466亿元。首都巨大的消费市场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目前北京市民的食品消费总量占北京市消费总量的1/4以上。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携手共同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市民的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王强副所长在开幕式上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举办培训班的重要意义作了阐述。他说,“十五”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8.15万亿,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有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标准化和食品安全水平低亟待提高等。尽管我国目前有很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但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够、采标率不高等问题。农业部组织开展农产品加工标准与全程质量技术培训工作,就是想通过政府的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加工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北京市的食品安全水平。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科教质量处姜倩处长强调,民以食为天,近年来,相继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也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履行职责,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政府要逐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希望参加培训的企业代表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与培训专家多交流、多沟通,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400多名农产品加工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法规处李迎宾副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部分专家分别就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畜产品加工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乳制品加工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果蔬加工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等内容为学员进行了培训。承办单位还组织代表参观了北京市绿润食品有限公司和伊利北京分公司(酸奶部)。
参训学员普遍认为,通过本次培训了解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大家表示回去后一定将所学内容传达给企业其他人员,把全程质量控制的理念普及到企业中去。他们希望政府今后能够多举办类似的培训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分享到
农产品加工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培训班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09-08-2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