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发教授主持。
会议议程主要包括:1、审议由实验室主任文杰研究员所作的实验室2007~2008年度工作总结和2008~2012年度五年工作计划报告;2、评审2008~2009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3、研讨张子仪院士对实验室提出的《能量、氨基酸营养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建议报告。
委员们对实验室的工作报告和张子仪院士的工作建议报告进行了审议,认为实验室在硬件建设、运行管理、团队建设和科研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产业重大技术需求设立自主研究,对于实验室吸引高层次人才,稳定高水平团队以及提高实验室平台的开放运行效率有重大意义。实验室提出的五年工作计划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具体。特别是实验室能根据我国动物营养学发展和产业重大技术需求,明确提出创新能量与氨基酸营养体系,技术路线逐渐明晰,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相信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创立有中国特色、适合国情的动物营养学理论体系,推动我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议实验室应加大力度组织全国力量开展联合攻关,缩短科研周期,取得重大成果。
委员们一致认为:动物营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明显,实验室研究方向和重点的确立应该适应学科发展需求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作适时调整,建议实验室应更关注在畜产品和饲料安全领域的研究。
此次会议,还遴选出了2008~2009年度开放性研究课题,建议实验室根据年度经费情况予以安排。
参加会议的有实验室正副主任、实验室顾问、学术委员会成员和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领导??萍疾炕⊙芯克就蹙哺贝Τ?、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杨晓秋处长、农业部科技司技术引进和条件建设处赵耀辉副处长参加会议并作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院科技局戴小枫副局长、李建萍处长、刘建安博士也到会作指导。
分享到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第三次学术委员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09-02-20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