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打电话表示祝贺,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会见了部分参会代表。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分别致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范小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肖万钧,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李春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等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来自全国的16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陈晓华在致辞中强调,深刻认识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是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需要,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应把握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始终坚持依法与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当前,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即土地承包经营权能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问题。
陈锡文从“粮”“地”“人”3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要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问题,除了在资源、生产力硬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外,更需要在价格、政府政策支持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暗亍钡奈侍庵饕婕罢鞯?、农地经营形式、农民建设用地如何处理以及与土地相关的金融问题。当前,政府土地制度改革正面临法律、地方财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约束,可以借鉴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制定更加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芭┟袷忻窕币氐憬饩鼍鸵?、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4个方面的问题。
尹成杰做了“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色及应对措施”的大会报告。他在总结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积极特征基础上,指出了农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应坚持把“三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农业现代化摆在国家现代化的首位,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据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是农业部主管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挂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与会代表重点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业经营主体变迁、农业科技支撑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代表们认为,体制机制创新应围绕土地、农村金融和组织制度3个方面展开;当前农产品供求总量呈现紧平衡,部分品种呈现结构性短缺;家庭经营在任何时候都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经营形式,要坚持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重点,着力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发展农业科技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此次会议还选举产生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尹成杰当选理事会会长,秦富、黄季焜等15人当选为副会长。(通讯员 曹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