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由质标所主持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饲料安全关键因子监测评价新技术”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鉴定专家组听取了课题主持人苏晓鸥研究员所做的有关“饲料安全关键因子监测评价新技术”的技术报告,审阅了有关技术文件,并进行了讨论与质询。经鉴定专家验收组研究讨论,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创新性和实用性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建议加快该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成果建立了饲料中β-受体激动剂等禁限用药物同步检测和确证分析系统;构建了可拓展的规模集成竞争免疫微流控芯片平台;研制了蓖麻碱、寡糖类和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等11种饲料安全监管用基准物质;形成了国家和行业标准6项,申请专利11项,获得专利1项,为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成果已在我国饲料质量和畜禽产品安全监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分享到
饲料安全关键因子监测评价新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发布时间:2011-01-3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