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召开的2021年工作会议上获悉,2020年该院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院所改革发展,如期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
其中包括,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育与推广了“华浙优261”水稻、“中麦895”小麦、“中黄6106”大豆等一批主粮品种,有力支撑“藏粮于技”;推动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入临床三期,研发草地贪夜蛾高效精准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国内首款鸡全基因组选育芯片,创制抗球虫新兽药,实现农药残留手机拍照快速检测;组织实施油菜、马铃薯、生猪等14个产业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示范区种植业平均增产28%。
同时,科研立项与财政经费保障延续好势头,新增主持各类课题2312项,合同总经费15.2亿元,国家自然基金315项,其中重大类项目15项?!敖芮唷薄ⅰ坝徘唷绷⑾罨竦眯峦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增3项。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再创佳绩,牵头获得省部级奖励25项,其中一等奖5项?;竦眯率抟┲な?项,其中一类新兽药3项。审定(登记)品种359个,其中国审233个。制定各类标准487项。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全院累计获得有效发明专利2964件,取得植物新品种权338个,新兽药、新农药46项。其中,牵头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9项,占农口立项数的1/5。建成全球最大的大动物P4实验室单体设施,国家种质资源库结构封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72项,较“十二五”同比增长12%?;窆铱萍冀?6项,占全国农业领域授奖成果的约1/4,较“十二五”增加5项。新增两院院士6名,新增国家级人才252人,培养自有人才580余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240余人??蒲腥挝窈屯哦庸芾砘苹竟菇?,科研放管服、破“四唯”改革深入推进,院所管理规则和章程不断完善,农科特色监督体系初步建成。
会议强调,面向“十四五”,中国农科院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创新重点,为大力提升耕地质量,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重大使命,进一步强化基础前沿、关键技术、科研布局、人才队伍等领域的工作。把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和院所治理体系。把支撑引领乡村振兴作为主要目标,以“三创一体”团队建设为依托,推动科企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