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依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农村金融不能有效满足“三农”需要,农村财产权利体系不完善,农民的一些财产因产权不明晰或市场发育程度低而难以成为获得基本金融服务的有效保障等。这些问题已从深层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以美国、日本、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农村金融制度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效果。纵观上述国家农村金融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他们在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下,促进农村金融政策的目标、重点和具体措施各有特点。但不难发现,其农村金融政策也呈现出某些共性特征。
(一)组建多层次、复合型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比如20世纪,美国根据《农业信贷法》建立了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政府农业信贷机构。法国农村金融形成了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大众银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和农业保险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印度也建立了体系庞大、范围覆盖较为广泛的既包括政策性(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商业性(商业银行)、合作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地区合作银行),各机构之间具有相对不同的分工与协作。
(二)力促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
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仍需要像信用社这样的非营利的农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合作金融制度与商业金融制度可互为补充。比如在法国,农业信贷联合会成员交纳会费仅为贷款额的1%~2%,其合作性质非常有利于扶持农民。印度特别注重信用合作体系的建设,国家宪法列入了奖励和资助信用合作社的条文,基层农业信贷协会数量达到了9万多家,土地发展银行在农村的分支超过2000家。
(三)大力支持涉农金融机构长足发展。
农村信贷的发展初期,为了促进农村信贷的发展,美国政府给予了大量拨款,如联邦土地银行最初股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占总资金的80%;农贷机构的资金也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或借款。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是当时唯一享受政府贴息的银行,贴息资金一直由农业部从政府拨给的农业年度预算中统一支付给该行,凡是国家政策和国家发展规划的项目,银行也都给予优先支持,并予以贴息。印度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利率和政府补贴计划,优惠利率与市场利率之差,由政府予以补贴。
(四)建立以农业土地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
法国在19世纪颁布了第一个“土地银行法”,农地收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农地金融制度极大地改变了原来的农业资本投入不足、土地经营分散、农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日本也将发行土地债券作为筹资的重要手段。印度于1920年成立了土地开发银行,以土地抵押的方式为农民提供长期贷款。
(五)通过立法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的支持。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详细规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权限等;印度储备银行法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法案、银行国有化法案、地区农村银行法案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比例以及整个信贷资金投放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比例,如储备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1家分支机构,必须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2~3家分支机构,并且必须将全部贷款的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一)多维构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用于当地发放货款的比例和未达标者应承担的责任,确保能把县域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当地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资金回流农村的激励政策,实行差别化利率政策,吸引信贷资金流向农村。
(二)积极完善、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并在当年向当地增加投放贷款的,中央及地方财政对新增网点给予一次性的开办费补助。
(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财产权利体系。
探索建立以土地权利抵押为核心的农地金融制度,探索把企业库存产品、原材料、仓单、种养业保单、农业机械设备、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收费权等物品和权利纳入抵押质押范围。
(四)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强化农村金融市场法律保障,尽快出台和实施农业信贷法、农业合作金融法、农业政策金融法等农村金融法规,并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以健全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作者:钟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分享到
[农民日报]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3-04-22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作者:钟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