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究竟会带来什么变化?10月16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研究员林而达做客中国农科院“农科讲坛”,为大家详细解答了这一问题。
在当天的报告中,林而达指出,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带来显著变化,仅以暖冬为例,就可导致某些害虫和病原菌越冬数量增加、病虫害暴发边界北移,对粮食产量带来负面影响,而与此同时,气候变暖也会对土壤等种植条件带来新的有利变化,因此,农业生产一定要适应气候变化,适时作出调整,研究出新的技术措施,趋利避害。
林而达认为,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同样也在排放温室气体,氮肥的生产和磷钾肥的生产,化肥运输、农作物肥的施用、处理废弃物等等,据统计,当全国排放72亿吨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在10~13亿吨。作为一个产业部门,要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也应该考虑低碳发展,农业种稻田造成甲烷的排放,饲养动物甲烷的排放,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减少它们的排放,让农业也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贡献。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