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所长郑永权研究员近日表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概念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应代之以“高效低风险”理念,创建一套以有效成分、剂型设计、施用技术及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这样,农药的正面作用可期,负面影响可控。
作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第一完成人,郑永权指出,农药使用每年可挽回全球粮食损失约1/3,挽回经济损失3000亿美元。但不科学合理使用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他介绍,经系统分析,农药经历了低效高毒、高效高毒、高效低毒和现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几个发展阶段,但一度先进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概念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他解释,“一高两低”理念侧重农药成分,而没有涵盖同样重要的农药使用环节;侧重人体健康,而没有涵盖跟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环境。他举例说,作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氟虫腈,正确使用对哺乳动物没有不良影响,但仅仅微量接触,就会导致蜜蜂整箱死亡;同样的碘酰脲类除草剂,每亩仅用1至2克,当时效果很好,却对后茬作物危害很大。
郑永权领衔的创新团队,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率先提出农药高效低风险理念,将风险控制贯穿农药研发、加工、应用及管理全过程,取得系列创新与突破。成果推广应用面积1.8亿亩次,新增农业产值149.9亿元,新增效益107.0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