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农民日报]1个技术体系带来6个突破性新品种
——访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杨丽梅
发布时间:2015-02-02
|来源: 《 农民日报 》2015年02月02日|作者: 缪 翼
甘蓝雄性不育选育和利用开辟了一条先进实用的甘蓝育种新途径,对提高我国甘蓝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规模化生产甘蓝杂交种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是甘蓝制种技术的一项变革;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是甘蓝制种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选育出的显性雄性不育系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社会各界对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给予了高度肯定。那么,该成果有哪些发明点与技术创新点?其推广应用能创造哪些社会经济效益?能否对提高行业竞争力起到推动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项目第三完成人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杨丽梅研究员。
记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授予在技术研究、开发、创新等过程中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荣获此殊荣,有哪些主要贡献呢?
杨丽梅:我们团队历经30余年,取得了以下重要创新性成果:
第一,发现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明确其为显性核基因DGMs399-3控制,发现其衍生后代低温下有少量不育花可出现微量花粉,建立了通过回交、自交、测交选育显性雄性不育系的技术体系,育成DGMs01-216、DGMs02-6、DGMs23202等5个显性不育系,其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或接近100%。
第二,从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中筛选出CMSR3625和CMSR3629两份优良胞质不育源,利用自交亲和系转育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成CMS02-6、CMS87-534、CMS8180等5个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携带自交亲和基因的胞质不育系显著降低了制种成本。
第三,创制出一批用于雄性不育系转育的优异骨干自交系。筛选出4份兼抗枯萎病1号和2号生理小种的抗源99-14、99-77等;花期自交亲和指数达4左右的中甘87-534、8180、02-6等8个自交亲和系,中甘87-534获新品种?;と?;晚收获7天~10天不裂球的96-100、96-109、99-198等耐裂球自交系。
第四,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21”、“中甘192”、“中甘17”、“中甘18”、“中甘96”、“中甘101”等6个突破性甘蓝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品质、产量及春甘蓝的早熟性超过国内外同类品种,均通过国家审定或鉴定。
第五,创新了甘蓝雄性不育系制种技术,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建立了大型雄性不育系规?;浦只兀咏恢肿幽恫?0公斤~70公斤,杂交率100%,无假杂种。
记者:目前,几个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如何?
杨丽梅:“中甘21”、“中甘192”、“中甘18”等雄性不育甘蓝系列新品种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累计推广1175.3万亩,约占北方春露地和甘肃、河北等地高原夏甘蓝面积的60%,并已出口到法国、印度等国家;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春夏秋蔬菜供应,累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3.6亿元。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规?;浦旨际醯某晒Γ岣涣耸只谱魑镉掷砺?,提升了我国蔬菜育种技术水平。目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已被上海、天津、黑龙江、重庆、江苏等?。ㄇ?、市)的有关单位引种研究应用。
记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授予在技术研究、开发、创新等过程中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荣获此殊荣,有哪些主要贡献呢?
杨丽梅:我们团队历经30余年,取得了以下重要创新性成果:
第一,发现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明确其为显性核基因DGMs399-3控制,发现其衍生后代低温下有少量不育花可出现微量花粉,建立了通过回交、自交、测交选育显性雄性不育系的技术体系,育成DGMs01-216、DGMs02-6、DGMs23202等5个显性不育系,其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或接近100%。
第二,从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中筛选出CMSR3625和CMSR3629两份优良胞质不育源,利用自交亲和系转育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成CMS02-6、CMS87-534、CMS8180等5个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携带自交亲和基因的胞质不育系显著降低了制种成本。
第三,创制出一批用于雄性不育系转育的优异骨干自交系。筛选出4份兼抗枯萎病1号和2号生理小种的抗源99-14、99-77等;花期自交亲和指数达4左右的中甘87-534、8180、02-6等8个自交亲和系,中甘87-534获新品种?;と?;晚收获7天~10天不裂球的96-100、96-109、99-198等耐裂球自交系。
第四,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21”、“中甘192”、“中甘17”、“中甘18”、“中甘96”、“中甘101”等6个突破性甘蓝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品质、产量及春甘蓝的早熟性超过国内外同类品种,均通过国家审定或鉴定。
第五,创新了甘蓝雄性不育系制种技术,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建立了大型雄性不育系规?;浦只兀咏恢肿幽恫?0公斤~70公斤,杂交率100%,无假杂种。
记者:目前,几个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及社会经济效益如何?
杨丽梅:“中甘21”、“中甘192”、“中甘18”等雄性不育甘蓝系列新品种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累计推广1175.3万亩,约占北方春露地和甘肃、河北等地高原夏甘蓝面积的60%,并已出口到法国、印度等国家;新品种的应用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春夏秋蔬菜供应,累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3.6亿元。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规?;浦旨际醯某晒Γ岣涣耸只谱魑镉掷砺?,提升了我国蔬菜育种技术水平。目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已被上海、天津、黑龙江、重庆、江苏等?。ㄇ?、市)的有关单位引种研究应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