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董峻、胡璐)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梅旭荣9日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纳米农药等技术将走在世界前列,智慧农业也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实现了飞速发展,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超过56%。农业基因组学研究、抗旱作物新品种选育、绿色超级稻培育、禽流感疫苗研制等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从全球整体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仍停留在少量技术领先、多数平行或略微落后于世界水平的格局,大动物育种等许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面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科技支撑的重大需求,中国农科院制定“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于1月9日同时发布其实施方案,明确至“十三五”末期中国农科院将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研院所。
按照规划,“十三五”时期将建成6个以上世界级农业科学中心和30个左右国家级农业科学技术中心,攻克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并推广应用重大新品种、新技术与新产品500项,构建综合技术生产模式30套,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另外,在优势特色学科领域建设50个左右开放的重大公共平台和联合实验室,建立100个左右综合性试验基地与专业性试验基地,成为国内外合作、成果试验示范的重要平台。
梅旭荣说,“十三五”时期,将重点进行农作物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推动优质、安全、绿色的产业科技技术,同时在机械化发展上下功夫?;菇⒄勾蠖镉?、健康养殖等畜牧科学技术,以及基于北斗导航的智能作业等前沿技术。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