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6日讯(记者徐胥 周琳)在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的2013世界农业展望大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合组织(OECD)联合发布了《OECD——FAO全球农业展望报告(2013——2022年)》。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介绍,本届大会以“全球视角下的农业展望”为主题。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10年全球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5%,与2003至2012年平均2.1%的增长率相比,农作物和畜产品的产量增速将放缓。农业耕地有限、生产成本增加、资源限制增多、环境压力增大是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由于生产增速放缓和需求增加等因素,农作物和畜产品的中期价格将保持在高于历史平均价格的水平。
报告认为,产量不足、价格波动和贸易中断依然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这份报告发出的警告称,只要主要生产和消费国的粮食库存不足,价格波动的风险就会加剧。由于粮食库存不足,加上大范围的旱灾,例如2012年发生的旱灾,会使全球粮价提高15%至40%。
报告指出,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增加,与发达经济体生产率的差距将缩小,发展中国家所占的全球生产份额将继续增加。未来10年,预计发展中国家将占全球肉类生产增长的80%,贸易量也将大幅提升。到2022年,在全世界粗粮、稻米、油菜籽、植物油、糖、牛肉、禽类和鱼类的出口中,发展中国家将占多数份额。要获得这些经济收益的份额,政府需要对农业领域进行投资以鼓励创新、提高生产率并加强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农业政策需要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手段来解决商品市场固有的波动,并确保土地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报告认为,与过去10年的变化趋势类似,预计未来中国农产品消费量的年均增速比产量高0.3%,中国农业的开放程度总体上将进一步温和扩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预计全球农业生产将放缓
发布时间:2013-06-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2013年6月7日|作者:徐胥 周琳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