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中国农科院供图
近日,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梅旭荣研究员等合著的《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研究》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指出,农业生态补偿至今未有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一致认为是一种?;づ┮瞪肪澈妥试春侠砝玫恼呤侄?,类似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业补贴政策的“绿箱”政策,是依靠政府机构推动的,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技术及市场措施,对?;づ┮瞪肪澈透纳婆┮瞪低扯陨砝娴母鋈嘶蜃橹胁钩サ囊恢种贫劝才拧E┮瞪钩ピ谥傅寂┮瞪凶裱八;?、谁受益”的原则。
作者余欣荣从多视域揭示农业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并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优秀农耕文化的宝贵结晶,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萍冀绞桥┮德躺⒄沟母局С?,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绿色转型,乡村重现“绿水青山”的生态美景。
然而,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多样性还没有达成广泛共识,一方面享受生态福利的公众或社会群体未支付任何费用;另一方面,提供生态福利的农民也没有获得合理的报酬及奖励。在以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亟需增强内生动力,以应对来自资源短缺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挤压”。
该书从理论内涵、方法原理、政策实践3个层面系统阐述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遵循市场逻辑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框架;提出外部效应“双边界”补偿标准定价思路,融合多学科方法评估生态产品供给补偿标准;建立以外部性内部化为导向的生态补偿创新机制,探索回答农业绿色生产行为“为什么补”“补什么”及“怎么补”等关键问题。
全书的创新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重新界定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与补偿内容;二是创设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标准定价方法;三是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体系;四是构建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政策制度框架。
该书为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基础理论和评价方法探明了路径,为提高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效能提供了定量框架,为促进我国不同地区农业产业领域的生态补偿政策实践提供了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