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农民日报]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正式启用
既可为读者提供学科化服务 也可为农业生产进行即时预警
发布时间:2013-11-22
|来源: 《 农民日报 》2013年11月20日|作者:吴佩
11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正式启用。作为我国农业领域最大的图书馆,今后,新馆将充分发挥公益服务、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的三大主体功能,以高度的信息化、科技化、网络化服务“三农”。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介绍,作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农业馆,国家农业图书馆不仅承担着国家农业科技文献战略保障任务,还肩负着国内外农业科技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集团引进牵头工作和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服务的使命。
目前,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有藏书210余万册。新馆应用了很多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自行开发构建了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可利用E-mail、新浪微博、电话、传真、快递等手段开展文献服务;还能开展面向院士、高层次科研团队、科研管理部门的学科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新馆还设立了农业监测预警研究空间,实现了对农产品信息的实时监控与预警。记者在研究空间内看到,农业工作人员只是在电脑前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能通过室内的大屏幕看到来自全国60个市场的农产品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可以随时调取,随时查看,非常方便。“我们的农业监测预警研究空间具有实时监测、大数据处理、智能仿真模拟、信息发布等功能,它实现了农业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即时化获取,采集的数据更加准确,有助于我们摸清农产品市场规律,分析形势,进行决策研判。”国家农业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当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研讨会也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召开,来自全国各个农科院所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等,围绕我国未来农业信息科技发展方向、加强农业信息共享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介绍,作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农业馆,国家农业图书馆不仅承担着国家农业科技文献战略保障任务,还肩负着国内外农业科技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集团引进牵头工作和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服务的使命。
目前,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有藏书210余万册。新馆应用了很多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自行开发构建了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可利用E-mail、新浪微博、电话、传真、快递等手段开展文献服务;还能开展面向院士、高层次科研团队、科研管理部门的学科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新馆还设立了农业监测预警研究空间,实现了对农产品信息的实时监控与预警。记者在研究空间内看到,农业工作人员只是在电脑前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就能通过室内的大屏幕看到来自全国60个市场的农产品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可以随时调取,随时查看,非常方便。“我们的农业监测预警研究空间具有实时监测、大数据处理、智能仿真模拟、信息发布等功能,它实现了农业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即时化获取,采集的数据更加准确,有助于我们摸清农产品市场规律,分析形势,进行决策研判。”国家农业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当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研讨会也在国家农业图书馆新馆召开,来自全国各个农科院所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等,围绕我国未来农业信息科技发展方向、加强农业信息共享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