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
[人民日报]拿出小麦品质标准(十九大代表风采)
发布时间:2017-10-16
|来源: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6日|作者:王昊男
“什么样的面,做出的面条最好吃?”对这个问题,一般人都不会深究。偏偏有这样一个人,他用几十年时间将面条的“前世今生”研究了个透,不仅把“厨房”搬进了实验室,而且还制定出一套评价标准。
这么做值得吗?参观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上图。本报记者王昊男摄)领衔的实验室后,记者发现,小小的面团里,真藏着大乾坤。
色泽、表面状况、硬度、粘弹性、光滑性、食味……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份“面条感官评价表”?!靶÷竽シ?、面条的制作,都有严格的流程?!焙沃谢⒔樯?,就连试吃面条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年龄、性别、地域、生活环境都要纳入我们的综合评价?!?/p>
在何中虎的带领下,经过对成千上万样品的品尝、分析、对照、检验,实验团队最终确定了包括蛋白质、淀粉在内的三项指标?!笆裁囱拿?,做出的面条最好吃”,有了标准答案。
以面条为切入点,何中虎一鼓作气确定了馒头、饺子等主要食品的品质选择指标,逐步形成了一套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目前,该评价体系已被20多家育种单位和面粉公司采用?!靶÷笫俏夜诙罅甘匙魑铮乙ü约旱呐?,让老百姓吃上更营养、更健康、更安全的面条和馒头?!?/p>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