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我国的重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在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做好新疆植保工作事关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局。”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在新疆绿洲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协同创新行动签约仪式上如是说。
该协同创新行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发起,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a>和新疆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参与。
《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协议书上看到,三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绿色发展”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共同建立新疆绿洲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协同创新的科技合作关系,在科技创新、学科共建、成果转化、平台共建共享、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的合作。
农牧业转型关键期
作为我国重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农牧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更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
中国农科院植物?;に芯吭?、新疆农科院植物?;に彼ぢ窖缁韵颉吨泄蒲Пā芳钦呓樯埽陆讨夼┮捣⒄乖谌┮岛团┐寰弥姓季萘酥匾牡匚缓妥饔?。新疆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野生植物达3850余种。
“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陆宴辉表示,新疆确立了粮食、棉花、特色林果业、畜牧业和区域性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六大产业发展新格局,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加工转化、市场开拓、科技支撑能力得到提高。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新疆农牧业产值占全年生产总值的29.2%。其中,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3%;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2%,位居全国前列。
在陆宴辉看来,当前,新疆农牧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主要制约因素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含有害生物)频发,土地沙漠化、荒漠化趋势加重,土壤肥力下降,草畜矛盾日益尖锐,已对新疆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和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23亿亩次,比2004年6435.31万亩次增长了近2倍,其中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8301.44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面积839.38万亩次,农田杂草发生面积3126.67万亩次。
“迫切需要启动实施新疆绿洲农业植物?;ば葱滦卸?,构建现代植物?;ば葱录际跆逑?,集聚全国植保领域优势科技力量,开展协同攻关,集成创新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助力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甭窖缁愿嫠呒钦?。
区域性技术创新
新疆农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积10亿亩,占全国农林牧宜用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现有耕地6180多万亩,高效节水农田面积逾4000万亩,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3961.05万亩,是我国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区,更是农业有害生物严重暴发区,“植物?;すぷ魅挝穹浅<杈蕖!甭窖缁运?。
目前,新疆主要从事植物?;た蒲а芯康牡ノ挥行陆┮悼蒲г?a target="_blank">植物?;ぱ芯克?/a>、新疆农垦科学院植物?;ぱ芯克?/a>、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共有专业科技创新人员90余人,从事科技推广工作的单位包括新疆自治区、各地州(市)、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及兵团各师、团的推广中心、站等,共有专业从事技术推广队伍5075人。
“创新力量薄弱,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推广体系有待健全,再加上新疆生态条件复杂,绿洲农业种植区相对分散、孤立,导致作物品种和植保技术需求多样化、特色明显、广适性差?!甭窖缁员硎?。
此外,农田化学农药用量增加,再加上科学使用技术缺失和粗放管理,直接导致防治成本上升和种植比较效益下降,棉田生物多样性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害虫抗药性剧增和农产品、环境污染严重等重大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陆宴辉看来,需要加快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协同攻关,集成组装并建立综合防控与持续治理技术体系,走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发展道路,促进环境友好和绿色生态建设,不断增强新疆绿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协同创新签约仪式后,植物保护研究所将派更多的专家到新疆,围绕棉花、加工番茄、果树等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高新疆绿洲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协同创新水平。”中国农科院植物?;にぶ苎┢剿?。
据了解,目前中国农科院植物?;に托陆┛圃褐参锉;に诠步ㄅ┮挡靠舛沼泻ι镆巴饪蒲Ч鄄庹尽?/p>
助力“一带一路”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国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向西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发挥好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和便捷的陆路口岸运输联系,提升向西开放水平,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新疆农牧业发展十分有利。
在陆宴辉看来,“十三五”时期是农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度推进的关键时期。新疆作为我国面向中亚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具备了对外开放的地缘、口岸、交通、政策等优势。
“特别是新疆与中亚地区同属干旱半干旱灌溉农业生态区,新疆农业的技术和成果可以直接推广应用到中亚各国?!甭窖缁愿嫠呒钦摺?/p>
陆宴辉表示,农业“走出去”,农业技术先行,尤其是植保技术必须充当先锋,同时还要求人才有保障,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和落实“走出去”行动的关键因素。
新疆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贡锡锋认为,协同创新行动是建设推进与新疆比邻的8个国家的有害生物防控和抵御外来生物入侵、凝练重大国际合作课题的有效工作平台。
事实上,从“八五”开始,新疆农业科学院及内地马铃薯甲虫研究团队就与巴基斯坦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合作关系,2014年又与俄罗斯的科学家一起联合开展了马铃薯甲虫发生与扩散危害情况调查。同时,新疆农业科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科学院建立了天敌繁育与控害技术引进、熟化与示范研究的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协同创新行动,围绕绿洲农业有害生物频繁暴发、外来生物入侵形势严峻、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短缺等重大科学与产业问题,立足新疆,面向中亚,放眼欧洲。”陆宴辉表示,未来,团队将着力突破一批方向性、主导性、标志性、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中国科学报》 (2016-02-17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