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8年连续监测发现
[人民政协报] 东亚地区迁飞昆虫的生态服务功能趋于衰退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 人民政协报 2023年2月16日|作者:高志民
经过18年不间断的监测,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a>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东亚地区迁飞性昆虫物种关系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长期演化趋势,对推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ず团┝钟泻ι锓揽毓ぷ饔兄匾傅甲饔?。
专家介绍,迁飞是昆虫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保障种群繁衍的生存策略,植食性昆虫和天敌昆虫是迁飞昆虫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有数以百亿级的植食性昆虫和天敌昆虫借助盛行季风在世界范围远距离迁移,发挥了重要的跨区域传粉和生态服务作用
为确保研究成果准确可靠,研究工作选择在山东省长岛县北隍城岛上开展??蒲型哦永美コ胬状锖透呖詹獗ǖ?,对夜间迁飞过境昆虫进行了长达18年(2003-2020)的持续监测。
研究发现,迁飞植食性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丰富度皆呈下降趋势变化,而天敌昆虫的下降速度显著大于植食性昆虫,夏季迁飞天敌昆虫的丰富度降低了19.3%;天敌昆虫能显著抑制植食性昆虫的年际间种群增长,天敌昆虫的下降与多种重要农业害虫的种群上升有明显关联性;整个迁飞昆虫系统至少存在124对营养捕食关系(食物网),迁飞食物网天敌昆虫的生物量年均减少约0.7%,食物网关系的连接性显著下降。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ぱ芯克?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