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刘长明博士主持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LG株)”项目,经过10年的科技攻关,终获成功,疫苗免疫攻毒?;ぢ蚀铮梗叮ヒ陨?。该疫苗新兽药注册近日通过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评审,颁发二类新兽药证书。疫苗毒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刘长明博士介绍,猪圆环病毒病是继猪蓝耳病之后国际上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该病可发生于健康状况良好的猪场,以5~12周龄的猪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贫血、黄疸和腹泻等,急性暴发猪群的死亡率可达10%。
【同期】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博士
感染“圆环病毒”,一般猪一生当中都会感染到的,但不是所有感染的猪都会发病,只有20%-40%的猪会产生临床症状,发病猪它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尤其“圆环病毒”和“蓝耳”交叉感染的时候,比如我们前几年暴发的高热病当中,其中“圆环病毒”和“蓝耳”作为一个原发的病原,这种病原二者混感之后,它的致死率都比单独感染的时候提高很多。
刘长明博士表示,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的有效手段。但长久以来此类疫苗依赖进口,且疫苗价值较为昂贵。针对这些问题,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攻克多项科技难关,掌握了病毒繁殖规律,培育出高产疫苗种毒,探索出一系列科学方法,为疫苗研制铺平了道路。
【同期】刘长明博士
经过10年的努力,攻克了许多的难关,包括病毒培养,(病毒)低度增高,优良的佐剂以及它的免疫程序。和国外进口的疫苗对比来讲,我们的疫苗效果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外疫苗的效果。(新华社记者何山、齐泓鑫哈尔滨报道)
分享到
[新华网]哈兽研研制成功“猪圆环病毒疫苗”
发布时间:2010-10-11
|来源: 《新华网》2010年9月29日 |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