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2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下属企业——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在植物工厂创新成果发布会上,推出了最新研发成功的家庭版植物工厂以及家庭园艺系列产品,并与荷兰飞利浦照明、日本三菱化学、松下(中国)电工、台湾亿光、扬子电器、欧琳集团等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首例家庭版植物工厂正式诞生,植物工厂研发的战略联盟正式形成,设施园艺最尖端技术的数字植物工厂将正式步入家庭生活。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看到,一个冰箱大小的装置由10多个数字化智能系统组成,抽屉状结构将系统分为蔬菜生产小区、育苗小区和食用菌小区,蔬菜生产小区采用三层立体栽培结构,每茬可定植叶菜45棵,年产蔬菜60—80公斤;育苗小区为单层结构,单茬育苗70—100株;食用菌小区为四层结构,单茬可放置菌棒4—8个。蔬菜生长全部采用白色LED为人工光源,比普通光源节能60%以上;系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风速、营养液等都由PLC系统进行智能监控,操作极为简便;作物所需的CO2气肥主要由家庭成员的呼吸以及箱体内的食用菌供给,实现了低碳、环保、生态。这套装置还引入了物联网技术,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利用手机、笔记本、PDA等网络终端随时了解蔬菜长势,调整控制参数,实现在线管理和远程控制。
家庭版植物工厂的研发人员葛一峰告诉记者,这套系统能种植各类叶菜、香草和食用菌等,不施用任何农药,蔬菜安全无污染,不仅能满足家庭对安全、卫生、绿色蔬菜以及陶冶情操、亲近自然的需求,还能吸收人居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氧气,为家庭及楼宇办公创造“天然氧吧”,为都市生活增添无穷乐趣。
据介绍,植物工厂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型材料、机械工程、人工环境控制等高技术于一体,产量可达露地栽培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且还可在戈壁、荒漠、海岛、水面、极地、太空甚至城市的摩天大楼里进行生产,是世界上公认的设施农业最高级发展阶段,被认为是未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技术手段。目前仅有日本、美国、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有关技术。
据了解,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秉承“科技引领农业,价值成就未来”的宗旨,以设施园艺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己任,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已成功掌握了植物工厂的核心技术要领,并获得了30余项国家专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东京园艺博览会、广交会等众多高端展会上,家庭版植物工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家庭版植物工厂的推出不仅会对都市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催生出一个巨大产业。(梁宝忠)
分享到
[农业部网]我国首例家庭版植物工厂诞生 即将正式步入家庭生活
发布时间:2010-12-07
|来源: 《农业部网》2010年12月7日|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