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江娜)近日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今年主产棉区遭遇低温天气,播期普遍推迟,目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已经组织专家研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毛树春。专家提出抢时播种、促早保苗、增加密度等措施。
毛树春认为目前首先要抢时播种。他说,从全国来看,4月下旬仍是棉花的播种适期。自4月17日起,华北南部5厘米地温回升到14℃,可以播种;但华北北部地温尚未达到。当气温回升后要趁墒抢时间抓紧播种,同时抢冷尾暖头播种也是生产中常用的有效措施。
其次要促早保苗。充分运用促早技术措施,包括育苗移栽,苗床实行双膜覆盖,出苗后及时揭膜。大田播种棉田实行地膜覆盖、宽膜覆盖,以及播种行上双膜覆盖;也可先地膜覆盖,低温回升后在膜上播种。要压实地膜的两边,防大风掀膜;同时要适时放苗,防高温烧苗。
针对晚播10~20天的现实,毛树春认为增加收获密度10%,可补偿晚播产量的损失,也有利于夺取高产。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播种量,长江油后棉要育足苗数,栽足株数,浇足“安家水”,使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并确保密度。
同时要用“棉增灵”、多菌灵和半量式波尔多液等防治苗?。⒖莶 ⑻烤也?、猝倒病和红腐?。Ч?;同时防治棉蚜、地老虎和蜗牛等害虫危害。针对晚播,提倡增施底肥;苗期适当补施提苗氮肥。
另外,毛树春提醒说,针对今春气候异常,棉花苗期既要防低温冻害,防渍涝,防病害危害,又要防高温烧苗等。对受灾棉田要调查摸底,分类指导。
分享到
[农民日报]主产棉区遭遇低温天气,播期推迟,专家建议: 增加播种量 确保收获密度增10%
发布时间:2010-04-29
|来源: 《农民日报》2010年4月29日|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