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科院又一重大育种成果推向市场
最近,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了“玉米新品种‘中单909’推广应用研讨会”,与会专家、有关企业代表,分别就“中单909”的品种特性、市场推广、技术完善等方面做了充分研讨,他们高度评价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的玉米新品种“中单909”,认为其高产、稳产、广适、耐密性好、抗倒性强,具备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的基本条件。
“中单909”的首席科学家黄长玲向记者介绍说,“中单909”在耐密抗倒高产性状上非常突出,产量比“郑单958”提高5%以上。2011年,他们在新疆奇台农场的实验中,在高密度(8000株/亩)种植下竟然创造了亩产1332.01公斤的纪录。他说,全国目前有2亿多亩土地适宜种植“中单909”,该品种去年10月已经通过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是目前有可能替代“郑单958”的品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称,“中单909”是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继“中单2号”玉米品种和“中黄13”大豆品种之后,又一有望成为重大育种成果的品种之一。
在研讨会上,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赵明教授就“中单909科研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做了报告,他指出,“中单909”比对照的目前在我国北方大面积种植的“郑单958”和“先玉335”表现出生育进程快、广适性强、增产幅度大、耐密性强、群体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较多、灌浆持续期长、抗倒性好等优势;“中单909”与“郑单958”的生育期基本相同,最终产量却比“郑单958”高5%以上,在高产栽培技术上,条深松和化控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高产量,目前已经形成了其配套的春播和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张卫健教授在会上谈道,“中单909”在东北雨养区的适宜密度为5500株~6000株/亩,单产潜力高。
目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已授权北京市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黎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中单909”的生产经营推广。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推广实践总结了“中单909”的四大优点:高抗倒伏、抗病性好、适合密植、丰产性好。 (本报记者 钟燕平)
链接
中单909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1天,比“郑单958”晚1天。果穗筒型,穗长17.9厘米,穗行数14行~16行,穗轴白色,籽?;粕?、半马齿型,百粒重33.9克。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94克/升,粗蛋白含量10.32%,粗脂肪含量3.46%,粗淀粉含量74.02%,赖氨酸含量0.29%。
栽培技术要点:1.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2.适宜播种期6月上中旬。3.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5000株。4.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
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