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张晓鹏 张艳禾 记者李丽云)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动物细菌病研究创新团队通过长期追踪研究,近日破解了细菌在抗生素长期使用下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英文杂志《抗菌药物和化疗》上。此项研究将对畜牧养殖业如何降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传播给行业造成的危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该项研究揭示了细菌中携带的质粒在不同抗生素使用条件下,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不断获得新的耐药基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抵御抗生素杀灭的机理。
该团队张万江博士以大肠杆菌作为实验对象,经研究发现,当细菌含有一个敏感质?;蛘咝偈鸵┗虻闹柿#て谟肫渌卸嘀啬鸵┲柿5南妇泊媸?,在临床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质粒间耐药基因的重组和交换现象,同一质粒在不同的抗生素反复作用下会发生不同的进化。
研究表明,在以青霉素为主的β-内酰胺类药物应用较多情况下,大肠杆菌携带的cfr耐药基因阳性质粒,可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将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片段整合到自身的质粒序列中,形成所谓的“超级细菌”。新的“超级细菌”足以抵御临床上10种以上的药物作用,引起的感染不仅延缓了疾病的治疗周期,同时还增加了治疗成本。
张万江说:“这项研究对于临床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以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都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