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消费习惯中把“骨头不当肉”这一现象今后可能会被改写。记者7月25日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获悉,该所联合山东悦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骨素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研究,完成了可食性动物骨加工及高附加值营养提炼等的技术与装备突破,并开发出了骨素、高汤、骨油等新型产品,从而使以前无法很好利用的动物骨蛋白质得到充分利用。项目成果目前已推广应用到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和越南的20多家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0多亿元。
据悉,可食性动物骨中含有11%~16%的优质蛋白含量,是牛奶中蛋白含量的3~5倍。坚硬的可食性骨虽富含高营养,但因深加工技术不足,我国可食性骨深加工比例不足10%,大部分用于加工低端产品或者直接遗弃,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张春晖介绍,该成果是在20多年积累基础上,在原料骨前处理、骨素热压高效抽提、真空-梯度膜浓缩偶联、骨素增益生香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等方面实现系列创新,同时实现了联产加工,研发了骨素、高汤、骨油、硫酸软骨素、呈味肽基料和骨素肉味香精等高附加值产品。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担任组长的鉴定组认为,该成果在该成果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