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朱敏 景明)11月20日,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举办。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等发布了《2019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2019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与支撑产业发展报告》《2019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2019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等5个专项研究报告,遴选了10项2018年度代表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推介了30项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总结了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支撑产业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分析了2018年度农业8大学科62个研究热点前沿;公布了首批50名“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并讲话,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任振鹤等省市领导出席。张桃林指出,举办该论坛,旨在打造中国农业科技智库成果发布与交流对话的高端平台,及时跟踪和准确把握世界农业农村科技前沿与动态趋向,系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科技进展与成效,谋划和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方向。张桃林讲话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8.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9.1%,科技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交叉融合技术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农业科技领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以生物技术、智能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重大突破为标志,并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科技革命。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在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战略必争的重点领域,在合成生物、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受制于人的核心关键技术上,加快重点布局和创新突破。当前,正值谋划“十四五”和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乡村全面振兴对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和迫切。特别是要重点处理好短期和长期、政府和市场、自主和合作、单项和集成等“四个关系”,重点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把握未来农业发展主动权等“四类任务”,重点抓好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研-推广-培训“三大体系”融会贯通、加快开放交流合作步伐等“四大举措”,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水平,为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坛还设置了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智能技术、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对接等4个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陈剑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邓兴旺等十几位知名专家,分别围绕农业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作专题报告与研讨交流。农业科技成果对接分论坛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华东分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华东分中心揭牌?;疃氐阃平榱?1项农业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让签约金额超过2亿元。
论坛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推动,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中国农学会共同主办。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省市农业(畜牧、农垦)科学院、涉农高校、企业等单位代表共1300多人参加会议。
分享到
[央广网]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21
|来源: 《央广网》2019年11月20日|作者:朱敏 景明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