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联合会在北京成立。这是该院主动适应创新发展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势,着力培养造就能够“挑大梁、当主角”的创新人才生力军的关键之举,它将成为该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攻克农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赢得未来农业发展主动权的前沿阵地。
“国家对高水平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根基在青年。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富创造活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更是决定单位未来高度的关键力量?!敝泄┮悼蒲г旱匙槭榧?a >杨振海说,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创新发展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迫切需要更多具有交叉融合视野、能够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去勇闯原始创新“无人区”,抢占科技攻关“制高点”。
针对青年人才联合会,中国农科院将强化资源保障“硬支撑”。杨振海提到,对探索性强、风险高的交叉研究给予更长的研究周期和更大的包容度。向联合会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开展“揭榜挂帅专项”。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一线锻炼、海外访学、评优评先等方面,向交叉融合研究表现突出的青年人才倾斜。
杨振海说,未来10年,是我国加速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的关键期、攻坚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传统的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迫切需要通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统筹配置科技资源,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融通、激发创新火花。青年人才联合会正是搭建起这样一个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协作平台,通过思想的碰撞、智慧的融合、资源的共享,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的成果,为科技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的“农科青春动能”。
据他介绍,青年人才联合会的成立,就是要为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青年才俊,搭建一个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协同共进的“生态圈”。在这里,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跨越专业的“围墙”,拓展认知的边界,在交叉融合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创新“联合舰队”,在协同攻关中实现创新价值倍增;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视野、更丰富的资源支持、更坚实的组织保障,加速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当天,青年人才联合会成立后,以“农业生物安全-青年与未来”为主题,举行了首届交叉融合学术交流活动。陈剑平、万建民、周卫、侯水生等院士出席并作报告;27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围绕农业领域的合成生物前沿技术、工程技术、大数据与智能化应用等主题作专题报告,钱前、陈化兰、姚斌等院士专家作报告点评,助力青年人才找准切入点、确定突破方向。
2025年06月30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