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科技日报]“中棉所60”亩产突破千斤
与绿豆、西瓜、甜瓜和大蒜等套种,每亩净收入可增加15%—45%
发布时间:2011-09-22
|来源: 《科技日报》2011年9月22日|作者:李禾
本报讯 (记者李禾)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9月20日宣布,国家棉花产业体系渭河试验站邀请我国棉花相关领域专家,对陕西省大荔县黄河滩高产创建示范田核心区种植的100亩“中棉所60”示范田进行了实地测产,平均收获密度3532株/亩,总棉铃数97483个/亩,单铃重6.1克,按照0.85系数折算,籽棉单产504千克/亩,首次突破千斤大关。
据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荔县棉花生产办公室在今年“千斤棉”创建活动中,选“中棉所60”为创建品种。专家组认为,大荔县示范项目中,千斤棉高产效果显著,并形成较为完善的转基因抗虫棉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棉花均衡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种植示范户张有才说,“中棉所60”的特点为棉桃大,呈卵圆形,中后期生长势强且稳健、不早衰;抗病性能好,抗虫和抗旱性能优于其它品种;结铃性特强,极易采摘、芽子少而且产量也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栽培管理可以全部机械化,整地、播种、打药、中耕、施肥等都由机械来完成,降低了种植成本;化肥等调控按照“少量多次”原则,合理使用,促花保蕾增加有效棉铃数量;适当晚播,增强抗病促壮苗等。
河北省邯郸市科技局局长李冠军说,在邯郸永年县,“中棉所60”通过与绿豆、大蒜和西瓜等农作物套种,实现了高产高效增收。据中棉所和永年县科技局组成的调查组统计,“中棉所60”与绿豆、西瓜、甜瓜和大蒜套种,每亩净收入分别达2956元、5460元、5825元和2665元,比单纯种植棉花,农民每亩收入可增加15%—45%。除河北外,“中棉所60”还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开展“春棉直播”,与大蒜、小麦等套种,这些不同种植模式的试种示范均表现突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