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 2019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正式发布“2019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3000份水稻基因组变异研究等十大成果入选。
据介绍,此次遴选是以2018年我国各类科研机构正式发表的农业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论文为基础,根据“前沿引领、开创卓越、重大突破”的原则,经过初选、院士推荐、综合遴选等过程,选出10项能够代表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涵盖农业功能基因组、高致病性病毒防空、粘菌素耐药性、植物抗病性机理等研究领域。
具体来看,这十大成果分别是:驯化和育种重塑番茄果实的代谢组;水稻自私基因导致非孟德尔遗传;水稻理想株型基因提高产量与稻瘟病抗性;兼顾产量与氮肥高效利用: 新“绿色革命”作物关键基因研究;3000份水稻基因组变异研究;重测序鉴定陆地棉基因组变异和性状新基因;亚洲棉在我国的演化规律及其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进化及其防控;我国人群可转移性黏菌素耐药基因的高流行率及其与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胞质激酶直接激活丝原蛋白激酶的级联反应。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表示,农业重大基础研究的突破已经成为驱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没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出现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重大科学进展等相关信息的发布,将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导航仪、攻克农业世界科技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