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科研团队,对白菜和甘蓝两类芸薹属作物的驯化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亚基因组层面揭示了物种驯化与古多倍化之间存在紧密关系。研究成果8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人们对白菜和甘蓝并不陌生,但并不熟悉它们各自千奇百怪的同类,这两大类蔬菜占据了我国乃至世界上十字花科蔬菜的半壁江山。此外,白菜、甘蓝都还具有各自的油用类型变种。那么,其祖先是如何被驯化出如此丰富多样的类型?两种作物又如何平行进化出相似的形态类型?
为解开上述谜题,王晓武团队完成了两类蔬菜作物不同形态类型代表材料的基因组重测序,构建了它们群体基因组变异图谱,分别确定了一大批白菜和甘蓝叶球形成与膨大根(茎)驯化选择的基因组信号与相关基因。在结球的大白菜和甘蓝中,分别发现了19个和16个参与叶球形成的关键基因位点。
研究还发现叶片背性和腹性两类极性控制基因参与了叶球的形成。而在根膨大的芜菁和茎膨大的苤蓝中,各确定了7个与根(茎)膨大有关的基因位点。研究还首次发现,结球白菜和结球甘蓝、芜菁和苤蓝等不同物种产生类似产品器官的现象,与其共同祖先在1100万年前发生的一次全基因组三倍化事件有关。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