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张艳禾 张晓鹏 记者李丽云)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动物病原监测与分子流行病学创新团队,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自然重组毒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疫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病毒学杂志》上。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妊娠母猪流产、死产、弱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及各年龄阶段猪的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于1987年首次出现在美国,此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1996年我国首次分离到该病毒。
哈兽研副研究员安同庆介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容易发生遗传变异,给该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控研究带来很大阻碍。2006年,我国大面积暴发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此后十年间,哈兽研动物病原监测与分子流行病学创新团队对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流行病学开展了持续大量的监测工作,发现了输入性北美毒株与本地流行株发生自然重组现象。此种情况在传染病流行病学上实属罕见。
哈兽研动物病原监测与分子流行病学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蔡雪辉介绍,研究成果对开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监测,制定有效疫苗防控策略,防止和遏制输入性北美毒株及其重组毒株的进一步流行和扩散提供科学与临床指导建议。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