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5月9日电 (记者姜靖)转基因抗虫棉可高效控制靶标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然而,“狡猾”的害虫过几年也会产生抗性,近年来因害虫产生抗性导致防治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美国时间8日,《美国科学院学报》载文称,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一项研究首次表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和普通作物混合种植,既可以高效控制靶标害虫种群的数量,又可以防止害虫抗性的发展。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吴孔明9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等发达国家此前虽鼓励农民将转基因抗虫作物和普通作物混合种植,但因为缺乏生产实践的检验,实际效果并不清楚。吴孔明等人一项长达11年的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红铃虫2008年左右已进入早期抗性阶段,但由于此后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和传统棉杂交产生的F2代杂交抗虫棉,红铃虫种群发生量和Bt抗性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吴孔明解释说,由于抗虫杂交棉父、母本多为一个抗虫棉品系和一个常规棉品系,其F2代分离产生普通棉株,这些分离的普通棉花为敏感红铃虫提供了庇护所。对红铃虫自然种群抗性基因的分析显示,抗性多产生于Bt受体钙粘蛋白基因的突变,为隐性遗传。这样,Bt棉株存活的抗性红铃虫与普通棉株敏感红铃虫交配产生的杂合子,仍然可以被Bt棉花杀死,而不能形成抗性红铃虫种群。
吴孔明说,该研究首次证明了Bt作物和非Bt作物种子混合种植可以有效治理害虫的抗性,发展了害虫抗性治理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对推动Bt作物产业和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
分享到
[科技日报]转基因作物和普通品种混种可治理害虫抗性
发布时间:2017-05-11
|来源: 《科技日报》2017年05月10日|作者:姜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