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种地,滴灌只用来浇水,肥料都在苗期施用完了。今年用上了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不仅把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到每亩8000株,肥料也进行了‘十次水、八次肥’的精准调控管理,高密度种植的玉米植株依然棵棵健壮、株株有穗,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毙陆晾绻俗灾沃莶觳疾槎灾蜗刂盅虺∮衩字种不д琶魈慰醋欧崾盏挠衩茁冻隽诵θ荨?/p>
日前,作为新疆最大粮食生产基地的伊犁州,连续刷新全国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玉米高产纪录。经伊犁州农业农村部门自测、新疆农业农村厅复测,由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组、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指导组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成测产验收组,对察布查尔县、伊宁县的规?;衩赘卟唇ㄌ锝惺凳詹獠F渲?,察布查尔县阔洪奇乡玉尔坦村的11260亩高产创建田块,平均亩产达到1300.67公斤,察布查尔县种羊场井灌区的1439亩高产创建田块,平均亩产达到1427.66公斤,伊宁县喀什镇的760亩高产创建田中100亩高产方,平均亩产达到1545.94公斤,实现规?;跫掠衩椎ゲ降娜嫱黄啤2獠槭兆樽槌ぱ担骸耙晾缰菰诖罅ν乒闶凳┯衩酌苤簿嫉骺丶际醯幕∩?,充分发挥了当地优良的资源禀赋、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全程机械化水平。这次刷新全国玉米高产3项纪录,表明玉米高产技术已在生产应用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p>
据介绍,伊犁州高度重视粮食产能提升工作,2023年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全自治州开展大规模推广工作,依托当地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转变种植管理理念,一举突破当地玉米产能瓶颈。该项技术以密植为增产核心,水肥精准调控为密植保障,系统集成土地精细耕整技术、种子精准包衣技术、导航单粒精播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化控与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机械精准收获技术“六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综合施策解决玉米种植密度和单产提高关键问题。
“伊犁河谷水热资源均衡,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农户种植经验丰富,玉米常年亩产在900公斤以上,是全疆玉米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币晾缰菖┮导际跬乒阕苷靖呒杜┮帐φ哦匪?,“但进一步提升玉米产能困难重重,急需新的技术模式来打破固有种植习惯,发挥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p>
伊犁州党委书记杨秀理说:“粮食产能提升离不开科学理念和科学技术作指引,要进一步提升种植管理的科学理念,总结提炼粮食高产经验,制定科学栽培规程,确保以点带面全覆盖推广?!?023年,伊犁州建立州、县、乡、村四级领导包联高产创建机制,各级领导包联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636块21.44万亩。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伊犁州农科所联合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开展技术落地支撑工作,以增密降高、系统化调为核心,狠抓优良品种选育、合理密植、滴水齐苗、化控防倒、水肥精准调控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收减损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为助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新疆推广应用,新疆农业农村厅组织全疆10个玉米主产地州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旨在为新疆玉米产能进一步大幅提升、农民增产增收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