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5月13日电(记者滕菲 黄艳)中国农科院13日在湖北省黄梅县举办了旱地油菜周年绿色增产增效新技术集成现场观摩会。测产结果显示,新建立的油菜-棉花周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全年每亩纯效益达1027.8元,比传统棉油套栽模式每亩增加纯收益651.8元。
现场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中国农科院的旱地油菜周年绿色增产增效新技术项目解决的是机械化种植油菜的问题,从品种、播种、调节剂增产、田间管理、催熟到收获的完整技术,全面提升机械化生产效率。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研究员介绍,针对我国以往油菜生产水平和比较效益低、农艺农机融合度差的制约瓶颈问题,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该项目,重点开展“油稻”“油菜-玉米”“棉油”等轮作制机械化条件下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重点对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制的油菜机械化品种、土壤适墒管理技术、密度调控技术、缓控释全营养一次施肥技术、联合机械播种技术、芽前封闭除草技术、“一促四防”技术、机械收获等油菜优质高产综合技术进行集成和熟化。
通过大面积的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我国冬油菜产区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与2011年相比,2015年湖北全省机播水平从不足5%提高到26%,机收水平从3%提高到41%,居全国冬油菜主产区第一。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