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兰州市,有一处畜牧动物疫病研究的重镇——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研所)。自1957年创立以来,兰州兽研所始终致力于研究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烈性传染病以及人兽共患病,默默守护着中国畜牧业安全。
打造“金字招牌”
“在口蹄疫和寄生虫病研究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非洲猪瘟等重大烈性动物疫病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牛羊病防控技术成熟完备……”提起兰州兽研所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卓越成果,所长郑海学滔滔不绝。在国家动物重大疫病防治、生物制品产业、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兰州兽研所一直发挥着战略性、前瞻性的支撑作用。
兰州兽研所的科研人员在做实验
我国猪牛羊现存栏量约18亿头,占畜牧业的62%。保障全国家畜健康,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战略意义重大。
从上世纪60年代研制猪水泡病疫苗、支撑国家消灭猪水泡病,到80年代开辟动物疫苗工业化生产新路径,再到90年代绘制我国第一张口蹄疫病毒遗传进化树、开发我国第一条动物用疫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线……67年来,兰州兽研所打造出一批科研“金字招牌”,成功创制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为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和净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针对口蹄疫疫苗面临的制苗种毒抗原产量低、免疫抑制严重、强致病性等难题,兰州兽研所科研人员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出产能高、抗原性好、稳定性强、无致病性的制苗种毒,在国际上首创口蹄疫反向遗传技术疫苗、猪用口蹄疫二价高效疫苗。
“欧美国家生物制品市场起步早,过去不信任中国的技术和产品。现在,外商目睹了我国口蹄疫疫苗的效力和品质后,一改过去的态度,主动寻求与我们合作?!敝:Q?。
用好“国之重器”
兰州兽研所拥有全球体量最大的生物安全高级别实验室设施集群(简称“P3实验室”)。这个有着“国之重器”之称的实验室,外观上像一处防护级别极高的养猪工作间。通过监控室可以看到,实验室内各项试验正在有序开展。
“研究人员在这里开展传染性强、人畜共患的一二类病原研究,引领和支撑重大疫病攻关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崩贾菔扪兴卮笃教ǜ涸鹑斯ê杲樯?,尤其是非洲猪瘟的基础研究和相关产品创制,离不开P3实验室的支撑。
优越的重大技术平台,为兰州兽研所科技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兰州兽研所拥有包括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国家包虫病专业实验室在内的6个国家级平台,以及包括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世界原子能机构联合研究中心等在内的10个国际平台。
“如果没有重大技术平台支撑,科研创新就会陷在规模小、层次低的低水平研究中。”兰州兽研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团队骨干成员朱紫祥说,重大技术平台在突破关键技术、培养和聚集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所虽然地处西北,却能以专业平台吸引优秀科研人才汇聚一堂?!崩贾菔扪兴淌谛な槠嫒衔?,兰州兽研所为怀抱科研理想的年轻科学家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带动技术研发实现产品转化,实现“产学研”全链条发展。
“要实实在在服务畜牧业,落地转化研究成果是前提?!敝:Q?,兰州兽研所通过成果转化和产品转让,支撑3家上市企业、14家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累计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