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黄凤洪团队研制出高品质浓香菜子油产地绿色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成功破解了我国油菜子加工长期存在的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能耗高、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为满足国内高品质营养健康食用油供应提供了科技支撑。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但长期以来,国内油菜子制油普遍采用预榨浸出—色拉油制备技术,存在品质差、饼粕蛋白变性严重、能耗炼耗高等问题,且过度精炼导致天然维生素E、甾醇、多酚等微量成分损失严重,产品营养价值显著降低。
基于绿色高效安全等理念,该团队突破了油菜子清洁精选、微波调质生香、低残油低温压榨和低温物理绿色精炼等关键加工技术装备,开发出了高品质菜子油7D产地绿色高效制备新型技术装备与自动控制系统,研制出日加工能力2吨、5吨、10吨、30吨等系列成套技术装备。
据介绍,该工艺具有工艺简洁、投资省、能耗低、生产高效等优势,加工生产的高品质浓香菜子油不仅营养安全,而且色香味形俱佳,富含活性营养成分。与普通菜子油相比,降脂活性提高10%以上,抗炎活性增加35%以上,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能。
分享到
[中国科学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破解油菜子加工难题
发布时间:2017-04-27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7年04月27日|作者:鲁伟 余波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