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人民日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量超五十二万份
位居世界第二
发布时间:2021-01-13
|来源: 人民日报 2021年1月13日|作者:蒋建科
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天举行“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说,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笆濉逼诩?,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主粮育种科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作物种质资源?;び肜没〗徊轿裙蹋ǔ赏晟屏斯易魑镏种首试幢;び肜锰逑怠H魑镏种首试幢4孀芰砍?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设计保存容量150万份的新国家作物种质库土建工程已完工,预计2021年投入运行。
万建民说,我国作物单产显著提升,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过6.5亿吨,粮食作物满足基本自给,口粮实现绝对安全。其中,水稻和小麦等口粮作物生产保持稳定,基本实现供需平衡;玉米生产发展迅速,总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大豆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杂粮作物有升有降,总体保持稳定。
作物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丰硕,部分作物基础理论研究实现从跟跑向并跑或领跑转变。构建了亚洲栽培稻3010份种质泛基因组,绘制出小麦D基因组精细图,构建国际首张普通菜豆单倍型图谱。
中国农业科学院同时还突破了一批育种关键技术,助力提升我国作物育种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建立了可固定杂种优势的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实现了杂交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突破。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