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聚明记者孙维福)日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分别在新疆石河子、哈密、阿拉尔三市27个棉花示范点展开田间测产,验证上市企业民和股份全资子公司山东民和生物科技“新壮态”植物生长促进液的施用效果。测产对照数据显示,棉花每亩增产超过10%。中棉所副所长张西岭研究员认为,这是在国内棉花面临严峻形势下,中棉所拓展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为棉农寻求节本增效植棉新技术方案,延伸棉花产业服务链条的又一探索。
受国际市场棉价挤压和国内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价格上升影响,近年来我国棉花产区特别是内地棉区种植面积大幅下滑,棉农种植收益显著下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种棉亏本现象。在此之际,长期占据国内棉花产量半壁江山的新疆棉区地位愈显重要。“只有在棉花水肥种管收各环节实现节本增效,才能形成全产业链的科技解决方案,提高植棉效益。中棉所与民和的合作,就是要在棉花用肥这个环节,和先前开展的‘育苗、栽培、田管、采收’科企合作一样,进行轻简植棉联合攻关。”张西岭说。
据了解,“新壮态”来自民和股份的肉生笼养鸡排污处理项目——鸡粪沼气发电。它以沼液为原料经过多重生物发酵、纳米提纯等工艺制成,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被称为生物全能型生态肥,此前多在果蔬生产中应用,营养肥效表现突出。这次在新疆测产田施用的“新壮态”,是厂家按照中棉所科研人员指导意见,根据棉花生长不同时期营养需求特别配制生产,田间经过600—700倍稀释后,分别在根部、叶片、花铃喷滴施用??破笏交垢菝藁ú煌て诘氖┓史绞?,给它起了“根爱滴、叶爱滴、花爱滴”三个专用名称。田间测产发现,该产品不仅对促进棉花健康生长、形成增产作用显著,而且表现出对棉铃虫、棉花枯黄萎病比较明显的抑制效能。
目前,中棉所除了在新疆棉区的27个示范点验证“新壮态”的施用肥效,还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布设了13个示范点,经田间测产,每亩增产幅度在5.6%-11%之间。对于棉农提出的产品未来定价问题,生产厂家有关负责人答复说,到时会给出一个“投入1带来100”的惊喜。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大口黑鲈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程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