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在湖北天门市举办大豆科技月月谈会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等与会专家在观摩了天门黄潭镇油料所大豆新品种示范大田及ARC菌剂推广示范万亩片核心区应用情况后一致认为,加大中豆系列大豆新品种和配套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对促进大豆产业提质增效、服务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提升大豆产能是国家战略需求。为此,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以新品种新技术为核心建立样板田,开展综合集成示范,系统推进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
现场展示的油料所选育的系列大豆新品种田间长势喜人。其中,“中豆57”2024年在湖北公安历经高温大“烤”,以亩产276.1公斤创造南方地区大豆万亩方高产典型;“中豆63”2023年在湖北天门,以百亩实收亩产344.3公斤创南方大豆高产纪录,以上两个品种均适宜长江流域、黄淮海和西南山区三大产区种植。
“中豆62”“中豆81”具有高产高蛋白的优点,蛋白质含量分别达49.34%和47.04%,在豆制品加工中优势突出?!坝?019”“中豆79”含油量达22.55%和23.54%,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高油高产、抗病耐密、耐高温等特点。
据介绍,该示范田采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李培武团队首创的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该技术同时攻克大豆提质固氮减肥增产两大国际难题,在北方、黄淮海、长江流域和南方四大大豆产区18省174个示范点开展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和10万亩片规模化示范应用,平均增幅15%。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介绍,在油料所系列大豆新品种和ARC生物耦合新技术加持下,预测大豆产量和效益增加15%以上。( 通讯员 陈海峰 张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