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牦牛是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自然与生产环境条件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三代科研人员经过25年艰苦不懈的科技攻关培育而成,它填补了国内外牦牛新品种培育的空白。大通牦牛以野牦牛为父本、当地家养牦牛为母本,应用横交方法建立育种核心群,强化选择与淘汰,适度利用近交、闭锁繁育等技术手段,培育而成的含1/2野牦牛血液的肉用牦牛新品种。
目前已建立了大通牦牛繁育、推广体系,年可生产200余头优秀种公牛和约10万支冻精,每年改良近10万头当地牦牛。所生产的冻精已输出到新疆、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以及印度、尼泊尔、不丹、蒙古等国家和中亚地区。
该品种具有肉用性能好、抗逆性强,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征。大通牦牛产肉量比家牦牛提高20%,产毛、绒量提高12%,繁殖率提高15%~20%;能很好地适应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m以上的高寒环境,并表现出极强的抗逆性。大通牦牛已成为青藏高原牦牛主产区及毗邻地区的主推品种,对?;の夜笈W试?,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牦牛生产水平,增加藏区牧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分享到
[农民日报]我国育出第一个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
发布时间:2010-11-15
|来源: 《农民日报》2010年11月11日|作者:admin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