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1月12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党委组织专家召开座谈会,为“十四五”新“三农”发展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12位专家围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等主题提出了政策思路和建议。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毛世平研究员建议,要坚持农业科技优先发展,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瞄准国际前沿。李先德研究员建议,要牢牢掌控市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市场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科学、合理、合法地运用贸易手段来保护国家利益。刘合光研究员建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胡向东研究员建议,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战略研究,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系统评估,动物疫病风险防控要全产业链条联防联控。王秀东研究员提出,要统筹推进“四化”建设,补齐农业现代化建设短板,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农业科学中心,才能实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孙炜琳研究员建议,“十四五”时期,必须充分认识国内外环境变化和“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农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树立底线思维,建立基于产业安全的农业竞争力观,重点加强安全保障力、产业控制力、市场竞争力三大能力建设。
陈秧分研究员建议,要以双循环为指导谋划“十四五”农业对外开放,重点做好对外合作主体培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健全、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国际规则制定能力提升、全球化智库建设工作。陈学渊副研究员建议,“十四五”期间要围绕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三方面主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与建设。崔奇峰副研究员建议,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粮食安全观,稳定承包权与?;ぞú⒅?,增强粮食主产区支持投入,增强科技装备能力,建立大学生服务粮食生产的特岗计划。王晓君副研究员建议,要加速推动涉农企业成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在创新中的需求引导和应用导向,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普蓂喆助理研究员建议,要巩固粮食稳定发展的五大机制,进一步破解粮食发展动力难题,打牢国家粮食安全基本面。林青宁助理研究员指出,要建立五级一体的投融资体系与三级一体的管护体系,采取多种模式,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指出,农经所在发挥智库作用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农经所专家再接再厉,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应对“十四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农村贡献农业科研国家队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