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杂种优势育种——
[农民日报]我国甘蓝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15-02-02
|来源: 《 农民日报 》2015年02月02日|作者:李海芬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成果是甘蓝育种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提高行业竞争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发现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源并成功建立了育种技术体系,为蔬菜杂种优势育种创建了一条先进实用新途径;雄性不育系规?;浦殖晒?,推动甘蓝类蔬菜杂交制种由自交不亲和系到雄性不育系的历史性变革;自交亲和、抗枯萎病、耐裂球等育种目标的实现,以及显性雄性不育源在多家科研单位中的推广应用,对甘蓝类蔬菜育种起到引领作用;实现了甘蓝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国产蔬菜种子的竞争力,促进了蔬菜周年供应和民族种业的发展。
据了解,“中甘21”,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春甘蓝品种,2012年、2013年农业部唯一的甘蓝主导品种。想必春季市场上买到的甘蓝,十有八九会是这个品种。然而,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甘蓝是我国主要蔬菜,年种植面积约1400万亩,而本世纪以前95%以上为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种,该途径存在易出现10%以上的假杂种、人工蕾期授粉繁殖亲本成本高(每公斤种子4000元)等缺陷,原有甘蓝品种的品质、抗性等不能满足当前蔬菜产业需求。因此,寻找甘蓝雄性不育源,选育优良雄性不育系,创制优异骨干系,实现雄性不育系规?;浦?,建立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配制优质、抗病、抗逆甘蓝新品种,是甘蓝育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青花菜育种团队就开始进行甘蓝雄性不育研究。历经30多年的努力,利用发现的雄性不育源,建立了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优良的甘蓝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21”、“中甘192”、“中甘17”等6个甘蓝新品种并在全国25个?。ㄇ?、市)实现规?;浦?,累计推广近10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约30亿元。
该成果是甘蓝育种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提高行业竞争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发现甘蓝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源并成功建立了育种技术体系,为蔬菜杂种优势育种创建了一条先进实用新途径;雄性不育系规?;浦殖晒?,推动甘蓝类蔬菜杂交制种由自交不亲和系到雄性不育系的历史性变革;自交亲和、抗枯萎病、耐裂球等育种目标的实现,以及显性雄性不育源在多家科研单位中的推广应用,对甘蓝类蔬菜育种起到引领作用;实现了甘蓝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国产蔬菜种子的竞争力,促进了蔬菜周年供应和民族种业的发展。
据了解,“中甘21”,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春甘蓝品种,2012年、2013年农业部唯一的甘蓝主导品种。想必春季市场上买到的甘蓝,十有八九会是这个品种。然而,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甘蓝是我国主要蔬菜,年种植面积约1400万亩,而本世纪以前95%以上为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种,该途径存在易出现10%以上的假杂种、人工蕾期授粉繁殖亲本成本高(每公斤种子4000元)等缺陷,原有甘蓝品种的品质、抗性等不能满足当前蔬菜产业需求。因此,寻找甘蓝雄性不育源,选育优良雄性不育系,创制优异骨干系,实现雄性不育系规?;浦?,建立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配制优质、抗病、抗逆甘蓝新品种,是甘蓝育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青花菜育种团队就开始进行甘蓝雄性不育研究。历经30多年的努力,利用发现的雄性不育源,建立了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优良的甘蓝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21”、“中甘192”、“中甘17”等6个甘蓝新品种并在全国25个?。ㄇ?、市)实现规?;浦?,累计推广近10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约30亿元。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