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72岁棉花生物育种专家郭三堆——
[人民日报] 棉花是最美的那朵花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 人民日报 2022年9月23日|作者:常钦
“世上的花儿千千万,棉花是最美的那朵花。”说起棉花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总有说不完的话?!懊藁ㄈ矶际潜?,能产出纤维、油料、高蛋白,是纺织、化工原料和重要战略物资?!贝邮旅藁ㄓ秩嘣亍⑼黄贫嘞罟丶际?、设计合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抗虫基因的他,至今仍在孜孜不倦地破译棉花的基因密码。
上世纪90年代,棉铃虫大面积暴发,全国棉花平均减产40%以上,纺织业一度受到严重影响。棉铃虫不仅破坏力惊人,还有超强的抗药性能,每年农户因喷施农药而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这深深地刺痛了郭三堆的心。“拼了命也要成功,为国家节约资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还可以培养我国的科研队伍,‘一石三鸟’?!惫阉?。
攻关阶段,郭三堆带着研究团队,24小时待在实验室,困了就轮流在行军床上打个盹。1994年底,抗虫棉培育成功,并于次年进入田间试验?!按?到1的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抗虫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经过连续奋战,郭三堆团队在双价抗虫棉、三系杂交抗虫棉、新型高抗除草剂棉和优质高产多抗棉花育种上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国产抗虫棉占市场份额99%以上,减少农药使用65万吨,直接带动增产累计650亿元,实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全面国产化。
退休后的郭三堆,仍活跃在试验田里。2021年11月,郭三堆将所获的200万元奖金捐出,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和“优秀导师奖”两个奖项,以此鼓励年轻学者,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生物育种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棉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让优质棉遍地开花,科研成果惠泽千万棉农,郭三堆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