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粮食种子自足率100%;大宗蔬菜种源实现了自主可控,种子自给率87%;中高端蔬菜对外依存度偏高,果树品种自给率60%,园艺种业自给自足任重道远?!苯?,在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2022—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旭表示。
刘旭指出,要继续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进一步从保存资源中挖掘出大量优异资源并进行改良创新,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变为可利用的亲本材料优势,选育多样化、个性化的蔬菜果树新优品种。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负责人、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力荣介绍,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是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建单位20个、合作单位7个,在两个国家中期库、21个国家种质圃和13个地方特色资源库中保存有6.6万份资源,约占国内园艺资源总量的85%、占世界保存总量的16.7%,资源保存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王力荣说,截止到2022年12月底,园艺库实物资源保存总量73970份?!肮谥种首试词占?、汇集情况基本稳定,普查提交入库量增大。但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的资源量显著减少。”
“尽管我们在资源?;ぁ⒅种蚀葱路矫嬉丫行еС帕酥忠捣⒄购土甘嘲踩?,但在创制自主知识产权可利用新种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刘旭强调,要继续做好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继续加大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和深度挖掘,精选鉴定材料,准确评判可利用性,打通种质资源与育种密切协作及有效利用的最后一公里;继续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加强园艺库信息化建设工作。
刘旭说,应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数字种业工具开发方面做好统筹安排,逐步推动园艺种业“芯片”创新发展,力争在2035年使我国从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变成农作物基因资源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