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迎来一份有力证明
我国农业农村践行绿色发展迎来一份有力证明。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论坛暨第十六届农业环境峰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提到我国农业碳排放是基础性生存性排放,以较低的农业碳排放强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主要粮食作物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这是国内首个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该报告展现了我国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让更多人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低碳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民以食为天,食物生产中的碳排放,是为了保障人类生存而产生的。报告发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说,我国农业碳排放是基础性、生存性排放,同时在过去,以较低的农业碳排放强度,保障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
所谓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单位面积或者是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总碳排放量为8.2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只占全国碳排放的6.7%,但农业生产总值占GDP总量的9.5%。也就是说,我国农业生产以1/16碳排放量,创造了近1/10的GDP。
“我国单位农业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人均农业人口碳排放等,均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泵沸袢偎?。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措施和专项行动,比如每年投入1000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2003年以后,我国进入了粮食安全和碳排放的脱钩期,表现为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农业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单位粮食产量的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此外,我国大豆、马铃薯、甘蔗等单位农作物的碳排放强度也呈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泵沸袢偎?,总体上看,我国低碳农业涉及生产环节多、覆盖面广,需要更加深刻的调整和变革,需要一系列全方位而非单一方面的解决方案。生态低碳农业发展,要求在减排固碳的同时,还要做到?;ず透纳婆┮瞪肪常档妥匀蛔试聪暮臀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田草地固碳的巨大潜力尚待挖掘,突破性固碳技术缺乏,激励政策措施仍需深化?!泵沸袢僖耘┨锿寥拦烫嘉?,目前,我国农田碳汇技术创新和引领性不足,国家科技计划和专业研究机构投入强度较低,成熟高效的农田碳汇技术和产品不够。而对草原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碳汇能力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
报告建议,协同推进丰产增效与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农业排放强度。比如,开展农田土壤固碳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实施国家黑土地?;すこ蹋タ艘慌丶诵募际?,研发一批农田土壤固碳技术产品,推进技术集成创新,组装集成一批适用不同区域的农田土壤固碳技术。在种植方面,实施?;ば愿鳎乒阌谢适┯?、秸秆科学还田、绿肥养殖、粮豆轮作等技术,建立农田土壤固碳技术体系,等等。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表示,希望中国农业科学院强化使命担当,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示范推广一批新模式,探索农业碳标签、碳交易有效路径,参与制定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扶持政策,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认为,该报告提出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技术路线图、施工图和具体措施,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撑,完善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和实施路径,为构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知识体系作出很好贡献。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