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原上的牦牛,你是不是会想起动物世界里,高大的牦牛用巨大的牛角互相冲撞顶角的场景?但今后,这种新品种牦??赡芑岬吒材愕挠∠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会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经过20年的艰辛努力,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个无角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不长牛角,性格温顺。
2019年4月28日,“阿什旦牦?!蓖ü倚笄菀糯试次被嵘蠖?,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这标志着我国在大动物育种领域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无角牦?!鞍⑹驳?/p>
“无角”宜圈养填补牦牛育种空白
6月26日,记者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看到一头小牦牛刚降生,它刚刚能站起来,用有些惊慌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世界。它也许不知道,他一出生就意味和其他牦牛的与众不同,它是无角并且适合圈养的牦牛新品种,它有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阿什旦”。
刚出生的阿什旦牦牛犊牛
“阿什旦”一名由来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境内海拔4380米的阿什旦雪山,“阿什旦”意为石头堆起来高高的山。在阿什旦雪山的脚下,几代科技人员经过极其艰难、极度艰辛的科研奋斗,历经20余年培育出无角可圈养舍饲的牦牛新品种?!鞍⑹驳╆笈!毙缕分致懔宋夜笈Q扯嘣男枨?,为牦牛规?;?、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提供了差异化品种。
早在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共同培育出了世界第一个人工牦牛新品种“大通牦?!保晕夜捞匾糯试次?,依靠独创技术培育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牦牛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时隔15年,双方科技人员再攀牦牛人工育种的新高峰,无角“阿什旦牦牛”诞生。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有了“大通牦?!逼分?,为什么还要培育没有角的“阿什旦牦牛”?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阎萍告诉记者:“阿什旦牦牛最大的显性特征就是无角,生产性能好。牦牛角在放牧体系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传统饲养方式的多元化、放牧加补饲、舍饲逐步发展,有角牦牛在规?;图蓟茄斜┞冻隽讼嗷ド撕?、不易采食、破坏圈舍、损坏设施等弊端?!?/p>
放眼世界,多年以来,各国的科学家也都非常注重培育无角家畜品种。比如,驰名中外的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特征,故其也被称为无角黑牛。短角牛是英国最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有乳用型、肉用型和乳肉兼用型3个类型,美国则利用短角牛育成了无角短角牛品种。
没有角的牦牛好在哪里?阎萍说,首先是性格好,阿什旦牦牛相比其它牦牛,更温顺不容易打斗,自然就能减少受伤、易饲养、易管理。其次,没有牛角少占地,可以增加饲养密度,便于进行舍饲。
在人们传统印象中,牦牛一直以来都是放养,为什么要发展舍饲?阎萍解释说,一是放养不便于管理;二是青藏高原有长达7个月的枯草期,放养牦牛在这时候掉膘严重,影响出栏,牦牛肉也会季节性的断供,影响牧民收入。圈养舍饲就大大改善了这个问题,让牦牛增重容易、不掉膘,生长发育也更快,达到牦牛肉的四季均衡供给。
早在1993-1995年间,大通种牛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所在对牛场牦牛群普查的基础上,便开展了对无角牦?;∪鹤榻üぷ?。大通种牛场繁育中心主任、高级畜牧师武甫德回忆说,无角的牦牛其实很早就在牛群中出现了,牛场职工还给它取了个有趣的名字“秃蛋”,意思就是不长角。
阎萍指导大通种牛场工作人员开展育种工作
牦牛育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蒲腥嗽毖≡袂嗪8咴笈H禾逯行阅苡乓臁⒈硇臀藿堑淖魑浮⒛副?,应用测交和控制近交方式,有计划地运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育种核心群,进行强度选择与淘汰,获得产肉性能、繁殖性能、体型外貌、无角遗传性能稳定的新品种。这期间,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突破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鉴定角性状变异位点的技术瓶颈,首次系统开展了牦牛角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通过鉴定P1ID和P219ID位点基因型对牦牛角性状进行早期选择,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其育种技术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综合品质优异凸显新品种优势
阿什旦牦牛以肉用选育方向为主,被毛黑褐色和无角为主要外貌特征。新品种体型外貌高度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品种特征明显,产肉性能好,抗逆性强,繁殖性能高。“一个新品种的成功需要经历4个世代,并且要不断地选育,优中选优,才将其各种性能固定下来。每一个世代的时间是5年,20年余年‘阿什旦牦?!嘤晒Α!贝笸ㄖ峙3⊙芯吭薄⒂侄佣映ひ舐潘?。记者了解到,在产地饲养管理条件下,该品种繁殖成活率达60%~85%。在放牧饲养条件下,成年公牦牛屠宰率为50.8%,成年母牦牛屠宰率为47.4%。在舍饲育肥条件下,成年牦牛屠宰率为57.6%。
我国目前有牦牛地方品种(遗传资源)17个,包括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青海高原牦牛、西藏高山牦牛、九龙牦牛、木里牦牛 、巴州牦牛、中甸牦牛、金川牦牛等。这 “阿什旦牦牛”无论其遗传基础和体型外貌特征均与上述17个地方品种(遗传资源)有着明显区别。
大通种牛场场长马进寿说:“技术人员将‘阿什旦牦牛’的性能指标与综合品质与青海本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阿什旦牦牛”种在保持高原牦牛优秀抗逆性的基础上,在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全面超越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p>
阎萍和阿什旦牦牛犊牛在一起
“‘阿什旦牦牛’性情温顺,生长发育快,易于饲养管理,深受牧民群众欢迎?!毖制妓?,在“阿什旦牦牛”培育期间,团队和育种场边培育边推广,向青海省及周边地区试推广种公牛3950头,改良当地牦牛品种?!鞍⑹驳╆笈!备牧己笠嵩谕人茄跫拢骄被盥饰?9.98%,比当地牦牛提高11.72个百分点。死亡率为1.24%,比当地降低4.32个百分点。18月龄体重平均为92.77kg,比当地同龄牦牛高18.38kg,提高了24.71%,增产增效非常明显。
解决牧区生产需求推动牦牛产业发展
我国是牦牛的主产国,全世界约有2000万头牦牛,其中95%左右繁衍在我国。在高海拔、干旱、低氧的生态环境中,牦牛是全球唯一适应高寒条件的大型物种,也是整个青藏高原发展肉牛类的基础。牦牛不仅是高原人民的经济来源,也为他们提供了衣、食、住、行、运、烧、耕等基本生活保障。然而,多年以来原始放牧、产业粗放发展、产业化程度低的状态是牦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阿什旦牦牛的成功培育,有望改变牦牛养殖长期对天然草场的依赖,为牦牛产业进一步规?;?、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过去牦牛饲养流传一句话,“春乏夏壮秋肥冬瘦”,也就是说牦牛每年不断经历长膘掉膘的过程,饲养效率低。“阿什旦牦?!毙缕分值耐乒阌τ猛黄屏舜车姆拍裂衬J郊窘诟窬郑晟屏饲嗖馗咴吆燎拍?、放牧加补饲及完全舍饲化等不同牦牛产业发展的结构,提升青藏高原寒旱生态区牦牛产业发展水平。
当前,青海省正在全力推进牦牛产业发展,并提出力争到2025年,将青海建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全面确立青海牦牛在全国乃至世界牦牛产业中的中心地位。在这庞大的产业中,“阿什旦牦?!北亟槐壑?。
阎萍表示,阿什旦牦牛适宜在我国青藏高原寒旱草原生态区推广利用,对提高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发展水平、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控制净增、扩大出栏、加快周转、缓解草畜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大通种牛场将面向牦牛主产区,扩大推广“大通牦?!薄鞍⑹驳╆笈!毙缕分郑龟笈V种首试创葱吕糜肱涮准际蹩⒀芯?,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推广牦牛良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提升牦牛制种、供种能力和改良效果,促进牦牛产业节本降耗、提质增效,带动牧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