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
[农民日报]加快疫苗研发进度 依靠科技稳定生猪产业
发布时间:2020-05-27
|来源: 农民日报 2020年05月25日|作者:李纯
“非洲猪瘟是世界养猪业头号杀手,发病率和致死率可达100%。由于缺乏疫苗和药物,发生疫情只能采取扑杀生猪的手段防止疫病扩散?!比薄⒐仪萘鞲胁慰际笛槭抑魅纬禄荚诮邮芗钦卟煞檬焙粲?,要加快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尽早推广应用,以确保中国人能够安心吃上猪肉。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呈全球流行态势,仅2018年就在25个国家发生6500多起非洲猪瘟疫情。由于缺乏疫苗和药物,发生疫情只能采取扑杀生猪的手段防控疾病扩散。
“猪粮安天下”,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在非洲猪瘟病毒传入之前,我国生猪产量和猪肉消费量都占全球50%以上。2018年8月,辽宁首次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其后逐步蔓延至全国。疫情引起大量生猪死亡或被扑杀。我国生猪产量2019年同比大幅下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政府多次在过年、过节或有重要活动时,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肉,确保老百姓能买得到猪肉。
疫苗免疫是动物传染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在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安排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国兽医科技工作者以国际领先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策略,经过艰苦的科研攻关,创制了安全、有效的多基因联合缺失弱毒疫苗,实现了非洲猪瘟疫苗研发“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并且初步破解了大规模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瓶颈。这为我国生猪养殖恢复、保障猪肉供应注入了信心。
鉴于目前我国生猪生产面临的巨大困难和疫苗研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陈化兰建议,在科学、严谨的前提下,按照程序不减、标准不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和优化该疫苗评价和评审的工作程序,加快推进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依靠科技恢复和稳定生猪产业。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