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举办的范云六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上,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为第二届“范云六院士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奖者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王宝宝博士颁奖。与会的专家学者等科研人员认真聆听了范院士深耕科研、精心育才的人生经历,深刻感受了其卓越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
范云六院士是我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奠基人和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拓荒者,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创始人。2020年是范院士从事科研工作70周年,敬业执着、严谨探索,继承开拓是范云六的人生追求和科研写照。她心怀报国梦,勇攀科研高峰,美国访学归来,毅然决定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了我国农业领域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她在国内率先开始质粒的分子学研究,并成功构建了我国第一个DNA体外重组质粒;她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在国内最早设计合成了抗棉铃虫的Bt基因,并先后导入到棉花、水稻、烟草等植物体内,为我国抗虫棉、抗虫水稻的培育奠定了基础;她分离出了植酸酶基因,成功实现了将植酸酶基因转入玉米并获得了植酸酶玉米安全证书,是我国抗虫棉、抗虫水稻以及植酸酶玉米的引领者。在退休以后,她仍关注心系青年人才的成长。2018年9月,范云六先生主动拿出200万元,作为人才奖励基金,支持生物所青年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发展建设。
会上,范云六院士表示:“我最兴奋的就是我们的科研事业,生物技术事业后继有人。希望我们有更多的优秀年轻人为祖国、为人民、为农业科学事业不忘初心,很好的做出成绩来回报我们的国家,回报我们的人民。这是我最大的期望,我最大的快乐?!?/p>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表示,我们要将以范云六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来进一步的弘扬和传承,包括胸怀人民、服务祖国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的协同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这些科学家精神在范先生身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