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瞿剑)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南京农机化所种植机械化团队,充分利用已有技术沉淀,成功创制出国内首台33行大型智能化气力集排式水稻直播机,作业幅宽达到8米,作业速度可达10千米/小时,作业效率可达75-100亩/小时,居国际领先水平;且操作仅需机手一人即可完成。
该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文屹介绍,水稻直播技术跟传统的水稻育苗移栽种植方式相比,省工省钱,在适宜地区增产增效,是农业发达国家主流播种技术;但其效果主要取决于直播机性能。他表示,团队由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专项经费资助,研发的2BDZQ-33800型宽幅折叠式水稻直播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它采用“集中排种+气流均匀分配”技术方案,实现了“一器33行”作业,排种效率高;利用电驱控制系统替代地轮驱动,极大简化播种机结构,提高可靠性;通过控制系统调整排种部件转速,实现播量的精确调整,有效解决了现有机械槽轮式播种机播量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难题。装备智能化程度高:机手在驾驶室内即可进行播量调整、排种器开关等操作,操作方便快捷;同时采用集中式大容量种箱,配合机械化装种可有效减少田间种肥搬运、装卸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该直播机近期在江苏省盐城市临海农场样机作业200亩以上。田间试验表明,其各项播种性能指标均超过国标要求,作业效率提升明显。张文屹透露,未来将在该直播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完善、播种质量提升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完善,其大面积示范推广可期。
分享到
院网信息发布与管理
最新动态
- [工人日报]我国科学家破译油菜害虫西北斑芫菁染色体水平基因组2025-04-25
- [新京报]177.65公斤 新品种刷新我国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单产纪录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优势脲酶结构与绿色脲酶抑制剂2025-04-25
- 陆地棉与海岛棉叶片细胞类型的保守与分歧2025-04-25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2025-04-25
- 杨振海走进树人讲堂 为研究生作专题讲座2025-04-25
- 纳米尺度“破译”镉与吸附材料间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标准物质新进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载体介导的蛋白表达2025-04-25